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侵袭性牙周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和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的7种病原微生物,旨在寻找AgP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方法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5例AgP患者和17名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7种牙周病原微生物: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牙密螺旋体(Td),直肠弯曲杆菌(Cr),中间普氏菌(Pi),变黑普氏菌(Pn).结果55例Ag......

    作者:冯向辉;张立;孟焕新;徐莉;陈智滨;释栋 刊期: 2006- 06

  • 纳米羟基磷灰石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HA)材料对牙周膜细胞(PDLC)骨化亚群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对诱导牙周膜前体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HA,取第4代人PDLC,按设计分别加入纳米HA、致密HA空白对照.在第5、8天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作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纳米HA、致密HA和对照组人PDLC的AL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米HA组大部分细胞出现ALP阳性表达,染色......

    作者:孙卫斌;吴亚菲;丁一;储成林;刘天佳 刊期: 2006- 06

  • 牙体牙髓临床治疗Ⅴ.根管充填的长度和致密度

    根管充填是通过使用充填材料彻底封闭主根管和侧支根管,隔绝根尖周组织与根管系统和口腔环境的接触,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防止新的根尖周病变出现.研究表明,约60%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与充填缺陷有关.近年来,随着根管充填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更新,根管充填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将从根管充填的长度和致密度着手,讨论如何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

    作者:范兵;边专;樊明文 刊期: 2006- 06

  • 如何撰写医学论文Ⅵ.关于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三)

    前两讲中我们讨论了撰写英文文题的具体要求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以下将继续讲解撰写英文摘要的其他要求.......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06- 06

  • 脂多糖信号受体CD14、TLR4在人牙髓组织和牙髓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牙髓组织和牙髓成纤维细胞中脂多糖(LPS)信号受体CD14、TLR4的表达特点,探讨牙髓炎症组织中LPS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健康和炎症牙髓组织中CD14、TLR4的表达情况;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人牙髓成纤维细胞在LPS刺激前后的CD14、TLR4阳性细胞率和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未见CD14、TLR4阳性细胞;炎症牙髓......

    作者:张琛;侯本祥;李玉晶;张敏 刊期: 2006- 06

  • 残冠残根保存修复的概况与进展

    残冠、残根在我国发病率高,相关修复材料和工艺技术更新较快.目前我国口腔修复学的临床现状是,从简单桩冠到新的CAD-CAM瓷桩核全瓷冠均在应用,技术跨度达半个世纪.对于残冠、残根这类常见病的修复治疗,目前国内的修复水平参差不齐.为此,2005年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研讨会,以期把我国残冠、残根的保存修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马轩祥 刊期: 2006- 06

  • 关于全瓷修复应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全瓷修复以其良好的美观效果引起了国内广大口腔修复工作者的关注.随着陶瓷材料机械强度的不断提高,全瓷修复体的应用,由过去单纯制作嵌体、贴面发展到全冠、固定桥,乃至种植义齿的上部结构.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进行全瓷修复,越来越多的国外全瓷材料和设备进入中国.因此,加强口腔修复医师对全瓷修复的认识,正确了解和使用不同类别的全瓷材料成为当务之急.以下谨就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结合全瓷材料的研究进展谈......

    作者:冯海兰 刊期: 2006- 06

  • 非金属桩及其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有时仅有少量牙冠组织存在,需要制作桩来支持核及冠修复体.早在1728年,法国牙医Pattchard就开始将金属螺旋桩置于根管内为修复体提供固位.......

    作者:程祥荣 刊期: 2006- 06

  • 脱矿牙本质与四种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测试及粘接界面观察

    目的比较脱矿牙本质与4种全酸蚀或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超微结构的差异,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指导.方法选择20颗(牙合)面龋坏的离体磨牙,在龋显示剂的指示下去除牙本质龋的感染层,保留脱矿牙本质.平齐龋洞洞底平面,去除冠向牙体组织,作为粘接面.选择临床常用的2种全酸蚀粘接剂:材料A(All-Bond2)、材料B(Prime&BondNT)和2种自酸蚀粘接剂:材料C(ClearfilSEBond......

    作者:王飒;黄翠;郑铁丽;张智星;王贻宁;程祥荣 刊期: 2006- 06

  • 三种稀土氧化物着色剂对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3种稀土氧化物对纳米3mol%氧化钇稳定的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粉体进行着色,实验分析着色剂对烧结体色度和性能的影响.方法在3Y-TZP粉体中分别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Pr6O11、Er2O3和CeO2,200MPa冷等静压成型,常压烧结,升温速率150℃/h,保温2h.测量烧结体的色度值、三点挠曲强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用Archimedes法测试烧结体密度.通过扫描电镜和X线衍射......

    作者:黄慧;张富强;孙静;高濂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