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小鼠成骨细胞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转录后调控机制的研究

    目的构建小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frizzle-relatedprotein1,SFRP1)基因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regions,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SFRP1基因表达是否在转录后的翻译水平受到调控.方法使用含50mg/L抗坏血酸的成骨诱导液分别处理MC3T3-E1细胞0、7、10d,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

    作者:杨静;李珊珊;张瑾 刊期: 2016- 04

  • 锥形束CT对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增龄性变化的观察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增龄性变化,为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290例患者的405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影像资料,按年龄分为6组: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0岁组,分析各组根管类型、单根牙双根管发生率、双根管两根管口之间距离、根管横断面形态4......

    作者:胡荣城;曹鹂俪;谢卫;胡亚群;朴正根 刊期: 2016- 04

  • 超支化聚酯对牙科树脂的改性及力学性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超支化聚酯(hyperbranchedpolyester,HBP)改性后牙科常用树脂力学性能的变化,评价该类超支化聚酯在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HBP2-X型和HBP2-Y型超支化聚酯,按40%质量百分比分别添加至牙科常用树脂基质[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phenol-Adiglycidylmethacrylate,Bis-GMA)/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r......

    作者:罗有成;孙素;肖玉鸿 刊期: 2016- 04

  • 曲古抑菌素A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PDLSC)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s,HDAC)家族的表达变化,探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干扰HDAC功能后对PDL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健......

    作者:王红;陈琦;刘文佳;杨振华;李东;金钫 刊期: 2016- 04

  • 两种外源性酶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老化作用初探

    目的比较两种外源性酶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老化效果,探讨酶解作为牙本质粘接耐久性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完整无龋离体第三磨牙40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颗),去除冠部釉质,暴露中部牙本质,分别用全酸蚀粘接剂(A组)和自酸蚀粘接剂(B组)粘接,树脂塑形,切割为横截面积为0.9mm×0.9mm的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20个试件):即刻亚组(水储存24h后即刻实验)、......

    作者:邓东来;杨宏业;郭景梅;黄翠;甘靖;宋芳芳 刊期: 2016- 04

  • 上前牙畸形根面沟牙髓及牙周联合治疗一例

    畸形根面沟是指牙齿组织钙化之前,由于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牙乳头导致的先天性牙体发育异常类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条贯穿患牙牙冠至牙根的纵行裂沟.此类患牙常因治疗效果不佳而拔除.近年来随着牙周组织再生术的不断应用及内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多数患牙可得以保留.有报道可以通过根管治疗配合根尖区手术、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畸形根面沟,保留患牙[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显微根管治疗中心收治1例上前牙......

    作者:姜明欣;杜航;杨晓鹏;黄克强;高秀秋 刊期: 2016- 04

  •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评估与设计

    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特点是患者口腔同时存在余留牙和种植体,余留牙的咬合条件关系到终修复设计是对原有牙列咬合关系进行维持、调整还是重建.因此修复前充分评估余留牙咬合情况,明确预后,兼顾天然牙和种植体的精力分布,将可预期的咬合设计体现在种植修复设计和实施的全程,才能将种植修复后不良事件减至低.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分别阐述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咬合维持、咬合调整和咬合重建3种咬合设计类型.......

    作者:李彦 刊期: 2016- 04

  • 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的现实与未来

    以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为主线,简单概述以下问题:①口腔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起源;②数字化对口腔放射工作模式与流程的影响;③医学影像管理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的临床应用;④三维影像数据对口腔临床诊疗的影响;⑤数字化医学影像是推动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基础;⑥医疗数据库或数据中心建立的意义;⑦问题与挑战.......

    作者:李刚;余强 刊期: 2016- 04

  • 数字技术改变着现有的诊疗思维和模式:从外科谈起

    数字医学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数据传输、虚拟规划、3D打印、导航引导手术和医疗机器人等,这些技术与外科诊疗流程结合,形成数字外科技术.传统医学诊疗模式以经验分析、判断和经验操作为特征,为“经验思维”模式,容易产生交流中的信息误解、决策中的信息缺陷和执行中的信息丢失,造成疗效的不确定;数字技术使诊疗信息量化、数据可传递、方法可遵循、效果可预测,将传统的“经验思维”,变为现代医学的“形象思维、量化思维”.......

    作者:张益;刘筱菁 刊期: 2016- 04

  • 数字技术开辟牙体牙髓创新之路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为现代口腔医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锥形束CT、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3D打印、显微CT和数字化教学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为牙体牙髓病诊疗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模式,概述常用数字技术在牙体牙髓病学科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

    作者:凌均棨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