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及方式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程度和方式,探讨AgP患者牙槽骨缺损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简单化随机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门诊广泛型AgP患者40例,年龄14~36岁,男性15例,女性25例,采用锥形束CT对入选对象进行扫描,并应用其自带的NNT软件测量分析切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齿的牙槽骨缺损程度及缺损......
作者:任颂;赵海礁;潘亚萍 刊期: 2015- 05
-
口腔遗传性疾病系列讲座(三)常见遗传性颅颌骨疾病
根据《国际遗传性骨病分类标准(2010年版)》,遗传性骨病合计456种,临床表现各异,其中不乏在颅骨和颌面有显著特征的疾患,如巨颌症(cherubism)、锁骨颅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dysplasia,CCD)等;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骨硬化症(osteopetrosis)等病变涉及全身,但在颌面部也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本讲针对这些疾病归纳和总......
作者:段小红 刊期: 2015- 05
-
氟影响大鼠牙釉质发育的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氟斑牙模型下颌切牙釉质的超微结构,探讨过量氟对牙体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30只5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均分为3组,对照组用不含氟的去离子水喂养,低氟组用含22.5mg/LF-(50mg/LNaF)、高氟组用含45mg/LF-(100mg/LNaF)的去离子水喂养;饲养8周后,取所有大鼠下颌切牙,制备用于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观察的牙体......
作者:陈黎明;汤晔;唐杰 刊期: 2015- 05
-
下颌中切牙畸形唇侧尖并迟萌一例
畸形舌(唇)侧尖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畸形,为牙齿发育期成釉器内陷入牙乳头中所致,被认为是从正常牙冠舌面或唇面额外突出的一部分,属于牙内陷的一种表现形式,由Mitchell[1]于1892年首次报道.常见于上颌前牙舌侧,磨牙和下前牙少见,发生于下前牙唇侧尤为罕见[2-7].现报道1例下颌中切牙畸形唇侧尖并迟萌.......
作者:朱志农;姬莉;曾昭源;王予江 刊期: 2015- 05
-
恶性外耳道炎合并颞下颌关节骨坏死二例
恶性外耳道炎(malignantexternalotitis,MEO)主要发生于外耳道软骨和骨组织连接区域的顽固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患糖尿病,凡累及颞下颌关节骨组织致骨坏死的病例预后相对较差[1-3].现将临床诊治的两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1:男性,72岁,因左侧外耳道肿胀、流脓3个月并张口受限近1个月就诊.口腔科检查:左侧耳廓皮肤轻度肿胀变厚、暗红色,外耳道皮肤肿胀明显、触痛,其前下壁......
作者:陈井鑫;陈集敏;邓伟;王涛;廖天安 刊期: 2015- 05
-
人类进化中的口腔疾病——中国古代居民口腔疾病的发现
人类在中国的演化延续200万年,历经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3个阶段.迄今我国发现的直立人生活在170万~20万年前,化石标本包括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和县人、南京汤山人等.......
作者:曾祥龙 刊期: 2015- 05
-
低强度超声预防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证实低强度超声对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fjaws,ORNJ)的预防作用.方法25只实验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0只)和空白对照组(5只).实验组接受X射线照射后,又分为实验A组(10只)和实验B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接受射线照射.放疗结束后1个月,拔除所有动物下颌双侧第四前磨牙,实验B组立即予以低强度超声处理20d,实验A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拔......
作者:周稚辉;范伟伟;郎淼杰;王彦亮 刊期: 2015- 05
-
纤维增强型树脂修复活髓后牙牙尖缺损的临床观察
临床常可见后牙牙尖缺损暂未伤及牙髓的病例,牙尖缺损位于咬合受力区,常规树脂粘接修复易崩脱,而全冠或嵌体修复均需行大范围牙体预备.笔者使用纤维带结合直接法树脂充填技术修复牙尖缺损后牙,并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追踪观察和评价.1.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修复科就诊的活髓后牙牙尖缺损患者35例(患牙42颗).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无全身性疾病及其他......
作者:李林蔚;文冲;刘湘宁 刊期: 2015- 05
-
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反映个性化咬合接触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咬合接触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1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整合CT、锥形束CT、MRI和石膏模型表面扫描三维数据,建立可反映牙齿(牙合)面形态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检测牙尖交错位大紧咬时的咬合接触区域,将相应区域上表面固定约束,以模拟咬合接触状况;并构建正常(牙合)与单侧后牙反(牙合)两种咬合关系,对颞下颌关节内部应力进行......
作者:周子凌;张渊;石利强;杨磊;刘海波;丁寅 刊期: 2015- 05
-
慢性咀嚼肌痛患者面部感觉功能改变的初步定量评价与分析
目的初步定量评价与分析慢性咀嚼肌痛(masticatorymusclepain,MMP)患者面部感觉功能的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标准定量感觉测试,测试20例慢性MMP患者疼痛侧和对侧咀嚼肌及20名健康对照者右侧相同咀嚼肌的冷感知阈变化值、温感知阈变化值、冷痛阈值、热痛阈值、机械触觉感知阈值、机械痛觉阈值、压痛阈值,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慢性MMP组疼痛侧与对侧差异,使用成组t检验比较慢......
作者:王洋;杨广聚;康艳凤;赵燕平;谢秋菲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委会会议纪要
- 2 126例腭裂患儿气管形态的螺旋CT分析
- 3 永生化成釉细胞瘤细胞株TAM-1的建立
- 4 辛伐他汀对大鼠牙移动后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 5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 6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 7 磁导向甲氨蝶呤药物抑制口腔癌的实验研究
- 8 上颌骨前部节段骨切开后退术矫治上颌前突微笑露龈畸形的术前正畸
- 9 Toll样受体2介导牙龈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家族细胞因子的表达
- 10 不同植入角度对犬正畸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 11 紫外线对钛表面蛋白吸附及竞争吸附的影响
- 12 漂白对人牙釉质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 13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DSPP的突变分析
- 14 牙源性囊肿和成釉细胞瘤体外骨吸收的实验研究
- 15 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入路的选择
- 16 改进腭裂术后腭瘘发生率的表述与统计方法的建议
- 17 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实验
- 18 他克莫司局部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研究进展
- 19 人口腔粘膜上皮角朊细胞的体外培养
- 20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