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抗菌药物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炎性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发生率很高,常引起冠周炎、邻牙远中龋、牙间骨吸收,少数可引起颌骨周围软组织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颌骨囊肿等并发症[1].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如何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并无明确的应用指南,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感染病菌的高度耐药而难以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加大了患者就医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现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围......

    作者:薛芃;侯锐 刊期: 2013- 10

  • 聚电解质多层膜在钛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牙种植、整形等医学领域.但钛是生物惰性材料,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仿生化修饰,才能达到加速愈合,提高骨结合率的目的.钛表面仿生化修饰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表面引入纳米膜层是常用的方法.制备纳米膜层的方法包括:L-B膜(Langmuir-Blodgettfilm)技术、旋涂法(spincoating)、离子溅射法(spraying)、化学沉积法(chemical......

    作者:滕伟;黄洪章 刊期: 2013- 10

  •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上颌前牙区龈乳头形态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上颌前牙区龈乳头充满牙间接触点根方楔形间隙时(以下简称龈乳头充满)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牙龈健康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学生15人,共纳入62个龈乳头,进行印模技术结合造影间接牙龈显影的锥形束CT拍摄后测量骨嵴顶处的龈乳头高度及厚度,临床测量龈乳头宽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自然人群中上颌前牙区健康牙龈乳头充满时骨嵴顶处的龈乳头高度为(3.67±0.51)mm......

    作者:曹洁;胡文杰;张豪;柳登高;乐迪 刊期: 2013- 10

  • 侵袭性牙周炎核心家系牙槽骨吸收和牙根形态的遗传度分析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核心家系中先证者和父母的牙槽骨吸收状况、冠根比和牙根形态异常,探讨牙根形态异常和剩余牙槽骨的关系及牙根形态的遗传度.方法19个AgP核心家系,先证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3.6岁,父母38人(父亲19人,母亲19人),平均年龄51.0岁.根据全口根尖片测量剩余牙槽骨占根长的百分比,评价牙根形态异常牙数......

    作者:乔敏;徐莉;孟焕新;田雨;张立;冯向辉 刊期: 2013- 10

  • 口臭的原因及治疗(二)口臭的检测和治疗

    目前文献报道的口臭检测和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检测方法主要有感官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其中感官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在临床中比较常用,生物检测法多用于实验室研究.本讲将重点介绍针对口源性口臭的治疗方法,治疗根据口臭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减少细菌和营养物质来源、对口臭物质的转化作用、遮盖作用和联合治疗等方法.......

    作者:刘雪楠;徐韬 刊期: 2013- 10

  • 颅颌面坚强内固定(三)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下颌骨宽度的控制性固定

    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是指发生在下颌两尖牙之间正中联合区的骨折.胚胎发育正中联合区系由两侧下颌骨体联合而成,其位置突出,易遭受创伤而发生骨折;由于下颌骨正中联合区两侧颏结节和颏隆突解剖结构的存在,使下颌骨薄弱部位向两侧延伸,因此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的骨折线经常自下颌切牙斜向两侧,常伴有牙槽突骨折;有时表现为矢状面骨折或斜行骨折;严重创伤可致下颌骨正中联合粉碎性骨折或多发骨折.......

    作者:李智 刊期: 2013- 10

  • 颅颌面坚强内固定(四)颅颌面骨生物力学及骨折愈合与修复

    颅颌面骨折是颅颌面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颅颌面骨折可致患者语言、咀嚼等功能障碍,还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容貌畸形,引起患者的社交、心理障碍,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颅颌面骨折矫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社会实践意义.在该研究领域中,颅颌面骨生物力学及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为提高颅颌面骨折的治疗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现将从颅颌面骨折临床矫治出发......

    作者:刘磊 刊期: 2013- 10

  • 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正畸中改良骨皮质切开术对治疗时间及矢状方向上牙齿移动模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10例于牙列排齐后行骨皮质切开术,并植入植骨材料(改良骨皮质切开术组),10例行常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照组).取治疗前(T1)、牙列排齐时(T2)和关闭间隙时(T3)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排齐时......

    作者:吴佳琪;徐莉;梁成;邹薇;白云洋;江久汇 刊期: 2013- 10

  • 包含骨缝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前牵引应力分析初探

    目的建立包含骨缝的儿童颅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前牵引应力分析,以期为儿童颅面矫形治疗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对1名8岁男性头颅标本自头顶表皮至甲状软骨进行连续CT扫描,扫描层厚0.625mm,将获得的CT扫描数据依次导入Mimics10.0、Geomagic9.0及Ansys13.0软件处理后,参考此头颅标本的铣切图像,绘制腭中缝、颧上颌缝、额上颌缝、颧额缝和颧颞缝,模拟腭中缝打开与未打开两种......

    作者:胡骁颖;董福生;卢海燕;马文盛;袁硕 刊期: 2013- 10

  • 寡发酵链球菌乳酸脱氢酶蛋白质结构的预测

    目的探讨寡发酵链球菌和口腔中不同产酸能力的细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寡发酵链球菌糖代谢的生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寡发酵链球菌LDH的基因序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测出.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nbank数据库查找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LDH的基因序列,用BLAST软件对各细菌LDH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

    作者:肖瑶;岳林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