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牙周膜干细胞与聚己内酯支架的三维生物打印初探
目的探讨用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PDLSC)和聚己内酯支架进行三维生物打印的技术方案,并分析三维打印体的生物学性能,探索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新途径.方法以PDLSC为种子细胞、聚己内酯为支架材料,设计打印体尺寸为13.0rnm×13.0mm,网格尺寸分别为0.25mm×0.25mm(A组)和0.75mm×0.75mm(B组),进行三维生物打印;扫描电......
作者:徐娟;胡敏 刊期: 2017- 04
-
海藻酸钠-胶原支架材料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adipos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hAMSC)在不同比例海藻酸钠-胶原支架材料表面及内部的增殖、分化情况,探讨适合骨组织工程的材料比例,为骨组织缺损修复提供基础.方法制备含10%海藻酸钠-胶原的支架材料,按海藻酸钠与胶原比例分为A(4:1)、B(2:1)和C组(1:1);各组分别制备冻干薄膜和凝胶小球两种形式;冻干薄膜为冻干......
作者:程玮;韩晓鹏;牟素丽;杨帆;刘利苹 刊期: 2017- 04
-
流动与膏体复合树脂表面抛光性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流动和膏体复合树脂的表面抛光性能,为流动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种流动复合树脂(A1:ClearfilMajestyESFlow;B1:BeautifilFlowPlusF00;C1:FiltekBulkFill)和3种膏体复合树脂(A2:ClearfilMajesty;B2:Beautifil;C2:FiltekZ350).每种树脂制作11个圆片状试样,分别在固化、打磨、抛......
作者:王瑞莉;袁重阳;潘怡湘;田福聪;王祖华;王晓燕 刊期: 2017- 04
-
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分离及其卵黄抗体的抑龋作用
目的筛选致龋性变形链球菌并研究其卵黄抗体的抑龋作用,以期为龋齿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某幼儿园5~6岁的儿童龋病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变形链球菌菌株,并通过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分析菌株的血清型、产酸和黏附能力.以灭活变形链球菌为抗原免疫产蛋鸡,提取其鸡蛋特异性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Y,IgY).用e型变形链球菌感染12只SD大鼠,待第16周大鼠形成稳定龋齿......
作者:李兴玲;张智;李再新;邓宁君;曾波;陈咏梅 刊期: 2017- 04
-
束缚应激对大鼠咬肌区域痛觉敏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束缚应激对大鼠咬肌区域痛觉敏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inaltrigeminalnucleuscaudalis,Vc)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心理应激与口颌面痛的相关关系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1、3、5、7、9、11、14d组,每组10只;各应激组束缚应激相应时间后评价模型有效性;建模成功后检测大鼠咬肌区域机械性痛觉阈值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
作者:林文青;张旻;赵寅华;李强;王舰;陈永进 刊期: 2017- 04
-
美国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中国的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刚刚起步,对培养目标、培训方法、培训项目以及基地认证标准等还在探索之中.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培养模式和标准,供相关人员参考.由于中美两国医学及口腔医学教育体制的差异,美国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模式不可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其注重临床胜任力的培训理念和完善的培训基地认证......
作者:任延方 刊期: 2017- 04
-
中国式功能性唇裂修复术——从解剖性复位到生物力学仿真
如果不再纠结于肌肉大体解剖本身,而是将视线转向肌肉纤维层面,研究唇鼻肌肉纤维力线与唇鼻形态的生物力学关系,则可能产生对功能性唇裂修复技术不同的思路.近十年来,笔者围绕唇鼻部肌肉纤维的解剖、影像学和生物力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实现了唇鼻部细小肌肉纤维层面的三维可视化,建立了健康人和唇裂患者唇鼻部肌肉纤维的组态模型,并提出唇鼻肌肉张力线假说;根据唇鼻部肌肉、软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生物力学参数,初......
作者:尹宁北 刊期: 2017- 04
-
要重视下颌下腺功能器官的保护
下颌下腺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随着唾液腺内镜的广泛应用以及对IgG-4相关唾液腺炎等炎性疾病的新认识,大量原本需要摘除的下颌下腺可得以保留.然而,仍有一些本可以保留的下颁下腺被切除.本文倡导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重视下颌下腺功能器官的保护.......
作者:俞光岩 刊期: 2017- 04
-
三维打印与口腔医学
经过30年的发展,三维打印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模型和手术导板已经在临床上成熟应用,三维打印钛及其他金属修复体、牙冠等在完善研究后将应用于临床,而三维生物打印及相关生物材料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三维打印为口腔医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它将改变临床工作、教学和研究方式,广大口腔医师应综合多学科知识,深入、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新技术的实质,迎接数字医学时代的挑战.......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 04
-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唇腭裂是人类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疾病.该畸形病因复杂,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为更好地探索唇腭裂发生的易感基因,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中国人群进行的唇腭裂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包括对已报道的候选基因进行的验证、对中国人群唇腭裂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查并验证中国人群新的易感基因.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国际上报道过的易感基因,并在第16号染色体16p13.3区域首次鉴定出一个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
作者:黄永清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二膦酸盐类药物在种植体骨结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 中国汉族人群侵袭性牙周炎遗传方式初探
- 3 朊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和黏膜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
- 4 面横裂畸形围产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5 面神经损伤182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 6 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钾离子通道Kv3.4表达的研究
- 7 两种铸造温度对铸接式衔铁性能的影响
- 8 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在口腔抗菌中的研究进展
- 9 新年贺词
- 10 中国西南地区1 944枚恒前牙冠颜色的测量
- 11 种植修复对传统修复观念的影响
- 12 国药前景口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迁入新址
- 13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一例
- 14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民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分布及其与患龋的相关性研究
- 15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的几个相关分子表达
- 16 口腔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包膜外扩散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探讨
- 17 小鼠成釉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
- 18 锥形束CT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形态初探
- 19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届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会议纪要
- 20 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级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