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
300名正常上前牙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正常上前牙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的锥形束CT资料,为前牙区即刻种植适应证的选择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并拍摄锥形束CT的300名正常锥形束CT资料,三维重建后调整至各前牙牙齿正中矢状面,对上颌前牙牙根与牙槽窝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牙根偏唇侧型(B型)、牙根居中型(M型)、牙根偏腭侧型(P型);1型(牙根长轴偏向腭侧)、2型(牙根长轴......
作者:陶荣;蒙萌;牛丽娜;陈吉华;Nico H.J.Creugers;马楚凡 刊期: 2017- 10
-
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患者即刻种植全牙列固定修复的侧貌变化初探
目的探讨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患者即刻种植全牙列固定修复后的侧貌变化特点及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连续就诊的牙周炎晚期伴上颌牙槽骨前突畸形拟行全牙列固定修复的患者.拔除上颌余留患牙,截除上颌前部过突的牙槽骨,即刻植入4~6枚种植体行全牙列即刻固定修复,术后6个月完成终修复.术中测量牙槽骨截骨高度.比较术前......
作者:张宇;林野;刘洋;罗佳;邸萍;马婷 刊期: 2017- 10
-
面神经分支与口角平面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颊支间的相对安全的解剖位置,为颌后穿腮腺入路治疗成人髁突基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对20例来源于郑州大学解剖教研室的成人单侧头颅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并观察口角平面(自然闭口状态下,经过口角并平行于眶耳平面的平面)在下颌支后缘附近与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颊支的位置关系,测量C点(口角平面与下颌支后缘的交点)与D点(口角平面与面神经下颊支下支的交点)的距离.结果20例标本中1例因面......
作者:刘磐;柏舒科;彭利伟;马钊 刊期: 2017- 10
-
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角度认识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burningmouthsyndrome,BMS)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烧灼样或其他不适感,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BMS发生机制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方法,并进行二者间的比较,提出临床诊疗建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BMS与神经病变、精神因素、内分泌或代谢障碍、药物影响、局部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中医学则认为BMS主要由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情志内伤、年老体衰导......
作者:周瑜;黄小瑾;林梅 刊期: 2017- 10
-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王翰章教授
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医院管理专家、口腔颌面外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国际牙医师学院杰出院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四川医学院副院长、原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王翰章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9月6日12时28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8岁.......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刊期: 2017- 10
-
干细胞在口腔组织再生中大有可为
口腔颌面部疾病包括感染、炎症、外伤、肿瘤等,广泛累及牙、骨、黏膜、腺体等软、硬组织,这些疾病可造成颌面部组织器官缺陷,功能紊乱或丧失,并影响系统性疾病进程及全身健康状态,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现阶段治疗受限于机体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面临缺损或缺失等情况时,传统治疗方式无法完全恢复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大多是在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与完善,疗效有限.......
作者:王松灵 刊期: 2017- 10
-
生物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
生物材料仅凭借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即能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重编程等重要的生物学行为,其调控机制不仅涉及分子生物学通路,表观遗传调控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生物材料表面形貌对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构建材料特性-表观遗传变化与基因表达-细胞行为调控网络的基础,为实现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个性化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永胜 刊期: 2017- 10
-
影响生物牙根再生的关键因素
牙齿缺失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目前临床的修复方式均为义齿等赝复体修复,很难再现天然牙的组织形态和完整功能,随着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牙再生将成为未来牙齿缺失的治疗方向.牙根是牙齿作为器官行使功能的基础,在咀嚼过程中支持牙冠,承载并传导力,因而牙根再生是实现牙齿功能再生的关键.目前对生物牙根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生物牙根再生的成功率仍较低,限制了其转化应用,因此生物牙根要想临床转化应用必......
作者:范志朋 刊期: 2017- 10
-
宿主免疫与基于干细胞的骨再生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介导的骨再生拥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研究对干细胞在骨损伤微环境中的转归及其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十分清楚,限制了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转化应用.在组织再生过程中,宿主局部微环境和全身免疫系统与干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再生的效果.本文将重点阐述宿主免疫与MSC的相互作用及宿主免疫对MSC介导......
作者:刘怡 刊期: 2017- 10
-
牙周组织工程与再生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是国际关注的难题,牙周缺损组织的修复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牙周治疗聚焦炎症控制,虽可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却难以获得牙周再生.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导组织再生(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等新技术的广泛开展和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牙周病的治疗水平.进入21世纪,干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研究得......
作者:陈发明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牙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初步研究
- 2 共培养体系下血管内皮细胞中破骨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
- 3 磁诱导化疗对人舌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 4 涎腺肿瘤C-erb B-2 mRNA表达的研究
- 5 全瓷冠内部应力分布规律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 6 性别决定基因盒9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 7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髁突形态和位置的锥形束CT观察
- 8 电离辐射对大鼠咬肌钙泵活性和表达的短期影响
- 9 表面镀金技术对镍铬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10 分体桩在后牙固定桥修复中的应用
- 11 应用锥形束CT观察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 12 盐酸咪达唑仑镇静药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 13 全国第六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 14 二膦酸盐药物与口腔种植
- 15 牙周临床治疗Ⅴ.牙周医学
- 16 正畸综合治疗套皮圈引起的中切牙脱臼
- 17 98例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 18 839名5至18岁健康人下颌角与手骨、全身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19 肩台瓷长度对金瓷冠应力的影响
- 20 拔牙辅以抗生素对伴或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牙周炎大鼠颈动脉壁及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