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第8期文章
  •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前列腺素E2合成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of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LPS)在诱导细胞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合成通路上是否具有不同于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ofEscherichiacoli,Ec-LPS)的特点.方法用Pg-LPS和Ec-LPS分别作用于人单核细胞株THP-1,用......

    作者:吴燕岷;陈莉丽;SUN Wei-lian;严杰 刊期: 2008- 08

  •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定植研究

    目的通过对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u,Pg)的检测,探讨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Pg的定植规律.方法选取90例CP患者和90例AgP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共采集龈下菌斑样本1620个,运用AmpliF......

    作者:刘静波;LIN Li;潘亚萍;WANG Gnan-hua;李琛 刊期: 2008- 08

  • 口腔临床病理诊断Ⅲ.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涎腺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之一,在人体所有器官的肿瘤中,其组织病理表现是具有多样性的种类之一,其肿瘤分类也较为复杂,原因包括:大多数涎腺肿瘤起源或分化至相同的细胞类型,如上皮(闰管、腺泡)细胞、肌卜皮细胞;肿瘤细胞可发生多种类型的化生,如嗜酸细胞、透明细胞等,导敛肿瘤的表现在各个水平上发生重叠.......

    作者: 刊期: 2008- 08

  • 自锁托槽非拔牙矫治下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和传统结扎式托槽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患者的下牙列变化,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的机制.方法选择26例下牙列拥挤患者,分为自锁组和传统组,每组13例,分别使用自锁托槽(Damon3)和传统托槽(传统结扎式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对矫治前后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逐步回归分析拥挤解除机制以及影响下切牙唇倾度改变量的相关因素.结果矫治前后两组患者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量及下切牙唇倾度改......

    作者:姜若萍;傅民魁 刊期: 2008- 08

  • 侧貌美观评价的调查初探

    目的分析侧貌美观评价的差异,为iF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制作27张男性侧貌剪影图:以下面高比为54%、ANB角为3°的志愿者头颅侧位X线片为Ⅰ类骨面型正常图片,使骨性下面高比按2%(1倍标准差,1s)依次递增或递减,直至下面高比的变化量为±4倍标准差(±4s),连MⅠ类骨面型正常图片共得到9张剪影图.将Ⅰ类骨面型正常图片的ANB角改为6°和-1°,得到Ⅱ类骨面型正常图片和Ⅲ类骨面型正常图片,重复......

    作者:王艳;LIAO Zheng-yu;赖文莉;YANG Zhi;赵志河 刊期: 2008- 08

  • 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的机制与疗效.方法对11例成年Ⅱ类高角骨面型错(牙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配合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根据上前牙压低和内收方式的小同选用牵引钩的长度及牵引方向.矫治后期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调整(牙合)关系,并将传统Ⅱ类颌间牵引改良为颌内牵引.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矫治后SNA角减少(2.86±1.05)°,A......

    作者:周嫣;HUANG Min-fang;方志欣;CHEN Shi-wen;欧晓丽 刊期: 2008- 08

  • 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将我国自主研发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探讨该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41例较简单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主要包括牙列间隙、牙列拥挤以及牙周病止畸治疗,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通过层析扫描建立数字化三维牙颌模型,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加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根据治疗方案,为每例患者设计10~40副矫治器.患者每2~3周更换一副矫治器,矫治后......

    作者:白玉兴;田杰;ZHOU Jie-min;祁鹏;YAN Yong-nian;王邦康 刊期: 2008- 08

  • 人牙釉质及牙本质的纳米硬度与显微结构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纳米硬度与显微组织的关系.方法利用纳米力学探针、透射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分别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纳米硬度及组织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牙釉质的平均纳米硬度[(4.92±0.40)GPa]高于牙本质[(1.17±0.14)GPa];结构分析显示,在牙釉质中存在大量晶格条纹均匀排列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而在牙本质中未观察到晶体结构.结论牙釉质与牙本质纳米硬度的差异同二者结构的致密度、......

    作者:CHEN Long;宋西平;ZHANG Bei;杨凯;PAI Yu-xing 刊期: 2008- 08

  • 人牙髓细胞与牙周韧带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人牙髓细胞(dentalpulpcells,DPC)和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的多向分化能力,揭示其干细胞成分特征,为开展干细胞介导的生物牙根再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DPC和PDLC,流式细胞术检测STRO-1的表达.诱导细胞成牙本质及成骨分化、成脂分化和成软骨分化,vonKossa染色、抗骨钙素(osteocalcin,O......

    作者:WEI Xi;吴莉萍;凌均棨;刘路 刊期: 2008- 08

  • 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的临床分析一例

    釉质发育不全(amelogenesisimperfecta,AI)是一组影响釉质发育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釉质形成时造釉器的某些功能障碍,导致釉质在厚度、结构和组织上的改变[1].AI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有种族差异;遗传方式有3种: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及x性连锁遗传.国外已有研究证实有5个候选基因与AI相关.现将一例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及其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洁;葛立宏;赵双云;韩峰 刊期: 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