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暴发性痤疮伴局部牙槽骨溶解性破坏十年追踪观察
黄振;沙月琴
关键词:
摘要:暴发性痤疮(acne fulminans,AF)是临床上较罕见的皮肤病,至今国内外仅报道100例左右[1].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其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往往伴有发热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显著疗效.皮损以胸背部为主,亦可出现于面颈部.局部疼痛明显,可形成糜烂、溃疡.疼痛部位的骨X线片可见骨溶解性破坏或骨扫描摄入量增加[1].骨破坏常见于胸骨病变,而伴牙槽骨破坏的AF尚少见.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收治1例发生于面颊部的AF伴局部牙槽骨急性溶解性破坏病例,已随访10年,报道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