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P物质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赵云富;姜晓钟;刘渊;叶挺军;赵奕;胡世辉

关键词:致炎物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病关系, 免疫反应阳性, 静脉血, 神经组织, 疼痛, 免疫组织化学法, 含量, 自愿者, 颗粒, 住院患者, 放射免疫法, 神经纤维, 临床资料, 术后, 局部, 伤害性信息, 平滑肌收缩, 材料和方法
摘要: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substance P, SP)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住院患者32例,自愿者10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6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10名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16例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 2.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明显高于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P<0.001)及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P<0.05);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痛支神经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P<0.05)。 3.讨论:SP与痛觉传导有关,在一些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疼痛研究中均发现有SP的参与;SP在外周除了向中枢传递痛觉外,还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刺激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本组临床资料表明: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SP在局部参与了疼痛发作过程;痛支神经纤维中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非痛支神经纤维中的S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说明SP在局部参与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病过程。我们认为,痛支神经可能快速过度释放SP,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在外周SP导致致痛、致炎物质的积聚,进一步刺激传导伤害性信息的传入纤维,经过一定时间的总和后再次爆发新一轮的疼痛。本组临床资料只是初步说明了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SP参与,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