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第12期

钛表面脂多糖胺纳米囊泡-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多层膜的构建及细胞生物学效应

滕伟;王琴梅;陈盈;黄洪章

关键词:钛, 骨形态生成蛋白2, 聚电解质膜, 脂多糖胺纳米囊泡
摘要:目的 探讨聚电解质多层膜(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films,PEM)对钛表面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期为PEM用于钛种植体表面改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含骨形成蛋白2(plasmid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pBMP-2)基因的脂多糖胺纳米囊泡(lipopolysaccharide-amine nanopolymersomes,LNP)(简称pLNP)作为阳离子聚电解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作为阴离子聚电解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碱热处理后的钛表面构建PEM,HA和pLNP在钛表面依次组装1次为1个组装循环.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组装前后钛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光谱分析、表面接触角测量对不同组装循环PEM进行表征.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自组装A组(4个组装循环,外表面为pLNP聚电解质层)、自组装B组(4.5个组装循环,外表面为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层)、空白对照组(抛光钛)和碱热处理组(碱热处理钛)表面接种0.5和1h的黏附情况及1、3、5d的增殖情况(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6).检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膜中不含pBMP-2)和自组装A组7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原位转染能力(每组样本量为6).结果 扫描电镜可见自组装后钛表面被PEM覆盖,变得相对平滑.紫外光谱显示PEM在260 nm处出现DNA吸收峰,其吸光度值随组装循环数增加而增加.抛光钛经碱热处理后接触角从(62.6±4.9)°骤降至(8.1±2.2)°,组装过程中表面接触角呈锯齿状交替上升,随自组装循环数增加而增势变缓,至5.5个循环时达到(49.3±1.3)°.接种0.5和1h后自组装A组细胞黏附A值(0.415±0.085、0.426±0.048)均显著高于自组装B组(0.299±0.012、0.355±0.022)、空白对照组(0.225±0.007、0.260±0.010)和碱热处理组(0.302±0.056、0.339±0.028)(P<0.01).培养1、3和5d后自组装A和B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碱热处理组(P<0.01).7d时自组装A组碱性磷酸酶活性(261±5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自组装A组表面具有原位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能力.结论 钛表面可成功构建pLNP-透明质酸PEM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