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第07期

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郎淼杰;周稚辉;毛静静;任曼曼;朱莉;王彦亮

关键词: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血管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及导致颌骨坏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高浓度为5 000×l0-7 mol/L,进行3倍梯度稀释为2×10-7 mol/L,对照组为0 mol/L.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根据MTT实验结果设计浓度分组为高浓度组(5000×10-7 mol/L)、中浓度组(555×10-7mol/L)、低浓度组(62×10-7 mol/L).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唑来膦酸浓度为0、2×10-7、7×10-7、21×10-7、62×10-7、185×10-7、555×10-7、1 667×10-7、5 000×l0-7 mol/L时,细胞A值分别对应为0.09±0.03、0.82±0.05、0.71±0.06、0.66±0.03、0.64±0.04、0.47±0.04、0.51±0.05、0.35±0.04和0.34±0.11.划痕实验显示24 h后细胞迁移距离逐渐减小,空白对照组(38.7±0.42) mm,低浓度组(35.8±4.17) mm,中浓度组(19.9±0.57) mm(P<0.001),高浓度组(12.5±3.89) mm(P<0.05),说明唑来膦酸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A值分别为1.14±0.18、0.95±0.13、0.81±0.11 (P<0.01)、0.67±0.19 (P<0.001).实验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P值<0.05时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迁移能力、黏附能力有影响,血管形成的障碍可能是引起二膦酸盐骨坏死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