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辅助性T细胞1和17细胞特征性分泌因子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中秀;杨岚;谭静怡;陈莉丽

关键词:动物, 实验, 牙周炎,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
摘要:目的 探究辅助性T细胞1和17特征性分泌因子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实验性大鼠牙周炎外周血和牙槽骨破坏区域的表达差异,为细胞免疫介导的牙槽骨破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结扎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LPS组大鼠采用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隔天注射LPS的方法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共注射4次;结扎组大鼠采用0.2 mm正畸丝结扎上颌第一磨牙并辅以高糖饮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分别于注射后第4周、结扎后第8周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清中干扰素γ和IL-17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变化并于光镜下进行破骨细胞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牙槽骨组织内破骨细胞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牙周局部组织中干扰素γ和IL-17的表达.结果 LPS组和结扎组大鼠外周血清干扰素-γ的表达[分别为(185.0±50.7)、(202.9±60.4) 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6.3±17.2) ng/L] (P<0.05);HE染色可见LPS组和结扎组大鼠的牙龈上皮内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牙槽骨高度降低,出现骨吸收陷窝,且LPS组和结扎组破骨细胞计数[分别为(9.05±1.05)、(10.83±1.17)个]均较对照组[(0.33±0.52)个]显著增加(P<0.05);TRAP染色显示LPS组和结扎组可见大量体积较大、胞质红染、内有蓝色核仁的多核破骨细胞;此外,LPS组和结扎组大鼠牙槽骨吸收区域IL-17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LPS定点注射法可建立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结扎法可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干扰素γ和IL-17均参与牙周炎发生过程,IL-17可能与牙槽骨吸收破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