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白花丹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斌;潘淑婷;邱嘉旋
关键词:癌, 鳞状细胞, 舌, 白花丹素,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活性氧
摘要:目的 探讨白花丹素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白花丹素治疗TS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0.1、1.0、5.0、10.0、20.0μmol/L白花丹素对TS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12、24、48 h时白花丹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0(对照)、0.1、0.5、1.0 μmol/L白花丹素作用细胞24 h后,Transwell实验计数穿膜细胞数量、划痕实验测量细胞迁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空白对照组、白花丹素组(1.0 μmol/L、24 h)和谷胱甘肽联合组(活性氧清除剂谷胱甘肽+白花丹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上皮钙黏素、波形蛋白、锌指转录因子(Slug)、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 (phospho-p38MAPK,p-p38MAPK)的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空白对照组、白花丹素组、激动剂联合组(p38MAPK激动剂+白花丹素)、抑制剂联合组(p38MAPK抑制剂+白花丹素)上皮钙黏素、波形蛋白、Slug的蛋白表达.结果 白花丹素作用TSCC细胞12、24、48 h的IC50分别为10.3、3.1、1.5 μmol/L;1.0 μmol/L白花丹素作用TSCC细胞24h后,穿膜细胞数量[(50±13)个]较对照[(204±6)个]显著下降(P<0.05),细胞迁移率[(18.2±2.3)%]也较对照[(49.3±1.2)%]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2.32±0.52)相比,白花丹素组活性氧(902.20±10.69)显著增加(P<0.05);而谷胱甘肽联合组活性氧(2.18±0.15)比白花丹素组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花丹素组上皮钙黏素显著增加(P<0.05),波形蛋白、Slug、p-p38MAPK/p38MAPK显著减少(P<0.05);而谷胱甘肽联合组上皮钙黏素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减少(P<0.05),波形蛋白、Slug、p-p38MAPK/p38MAPK均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增加(P<0.05).激动剂联合组上皮钙黏素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减少(P<0.05),波形蛋白和Slug均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增加(P<0.05).抑制剂联合组上皮钙黏素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增加(P<0.05),波形蛋白和Slug均较白花丹素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白花丹素可抑制TSCC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活性氧/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一进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