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硅烷偶联剂γ-MPS在钡玻璃表面单分子层覆盖的定量研究
目的研究复合树脂生产中钡玻璃填料硅化处理时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的佳用量.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DRIFT)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测定钡玻璃表面游离羟基(-OH)随γ-MPS质量分数变化的Kubelka-Munk(K-M)函数值.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确定钡玻璃表面游离羟基全部消失(K-M函数值为零)时,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单分子层覆盖情况.结果钡玻璃表面游离......
作者:牛光良;王同;徐恒昌;沈德言;翁诗甫 刊期: 2006- 12
-
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术后生存资料分析
目的观察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MEC)术后生存率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并确定影响术后生存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119例MEC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关于预后研究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乘积-极限法计算术后各时点的观察生存率,时序检验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观察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19例唾液MEC患者术后总体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3%、87.52%、85.39%.年龄≥40岁、TNMⅢ、Ⅳ......
作者:李春智;孙沫逸;罗小龙;孙文斌;张晓晖 刊期: 2006- 12
-
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TIMP-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TI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FP-TIMP-2,并探讨其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体外培养的人AB中获得TIMP-2目的基因片段,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FP-TIMP-2,并以脂质体为介导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AB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倒置相差荧光显微......
作者:黄洪章;张磊涛;曾东林;张彬 刊期: 2006- 12
-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541例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分析,为下颌骨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分析54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的一般情况、下颌骨缺损原因、缺损部位、修复重建方法及并发症.结果541例下颌骨缺损中,肿瘤是导致缺损的主要原因;缺损中以不超过中线的一侧缺损为主要类型(426例,占下颌骨体部缺损的82.4%).修复方法包括直接关闭创口、单纯软组织瓣修复、单纯钛板修复、钛板+软组织瓣修......
作者:季彤;张陈平 刊期: 2006- 12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疼痛与年龄、性别及骨关节病影像学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相关疼痛和年龄、性别及骨关节病(OA)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1206例TMD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是否疼痛及影像学改变分组;计算颅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D相关疼痛女性多见,45岁以下各年龄组间C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A影像学改变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1).结论TMD相关疼痛和OA影像学改变易发生于女性,临床病例中16~3......
作者:赵燕平;马绪臣 刊期: 2006- 12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目的探讨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建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21只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15只,对照组6只),单侧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观察关节盘、关节间隙及关节软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4只动物关节盘移位或变形;4周时5只动物关节均发生粘连,关节软骨发生不同程度表层破裂、缺损或排列紊乱;6周时4只动物关节盘严重变形,5只动物关节发生严重粘连,骨小梁排列紊乱.对照组均......
作者:刘来奎;洪宇娟;陶德韬;李晓箐;易新竹 刊期: 2006- 12
-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程特点与分类治疗
目的调查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髁突骨折类型及病程特点;探讨各分类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1例42侧创伤性TMJA,按Sawhney分类分成4型.Ⅰ型和Ⅱ型强直分别行关节松解和融合骨切除术+关节盘复位术;Ⅲ型和Ⅳ型强直分别行全关节切除和全关节扩大切除术+颞肌筋膜瓣衬垫术、选择性下颌支后缘垂直骨牵引及颏成形术.术后复查9~54个月(平均30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回顾调查引起强直的髁突骨折类......
作者:张益;何冬梅;马绪臣 刊期: 2006- 12
-
人味蕾的味孔、味凹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观察成人舌味蕾的味孔、味凹的三维超微结构.方法未受病变累及的成人轮廓乳头3例,每例标本一分为二,在扫描电镜下行连续超薄切片、染色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轮廓乳头处味蕾.结果味孔孔径约1.02~7.36μm,孔内味毛、致密物少见,味凹呈三角形.结论舌轮廓乳头处多数味孔内无味毛和致密物.味孔形态与数量与味觉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孟杨;边专;汪说之;李芹;黄昭昭 刊期: 2006- 12
-
唇腭裂患者牙槽嵴模型三维分析对比方法的初步探讨
目的建立三维数字化系列牙颌模型的对比方法,探讨各变化指标的意义.方法应用同一患者唇裂修复前后的上颌牙颌模型,在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通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7.0进行牙槽嵴模型特征线提取、参考点定位.结果通过模型的参考点定位可建立基准坐标系及基准平面,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唇裂修复术前后三维数字化牙槽嵴模型的对比流程,包括距离和体积测量,提供了纵向牙槽嵴模型对比研究的可操作平台.结......
作者:高涛;马莲;王勇;罗奕;孙勇刚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不同微型种植体稳定性比较的动物实验
- 2 橡皮障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状况
- 3 微量元素锌改善颌骨和胫骨骨强度的实验研究
- 4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特色及面临的挑战
- 5 锥形束CT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形态初探
- 6 脱敏抛光膏对两种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7 舌根部异位甲状腺组织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一例
- 8 胶原蛋白保存活髓的实验研究
- 9 螺旋体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臭形成中的作用
- 10 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及同期牙种植术中中空钻的应用
- 11 羟基喜树碱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 12 股前外侧一蒂双岛皮瓣的临床分型探讨
- 13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对大鼠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影响
- 14 辅酶Q10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 15 全国第三届口腔颌面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纪要
- 16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患者不停药拔牙术后局部止血情况观察
- 17 邻牙间微型正畸支抗种植体外科导板的研制与应用
- 18 三维光学扫描及快速成形技术制作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的初步研究
- 19 整合医学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之思考
- 20 颈内静脉残端作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受区静脉的可靠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