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的构建及其细胞表达研究

    目的将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表面蛋白PAc编码A区和P区(A-P)的序列克隆到真核载体pGLU中,构建出GTF-PAc融合防龋DNA疫苗,并检测其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pCIA-P质粒中A-P片段序列与pGLU质粒连接,构建出GTF-PAc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将pGLUA-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

    作者:贾荣;樊明文;边专;郭继华;陈智;杜民权 刊期: 2002- 06

  • 放射性龋齿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放射性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放射性龋患者的146个龋洞分别采用Ketac-Molar和FujiIX充填,各充填73个龋洞.临床观察2年后,用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评定系统(USPH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①Ketac-Molar和FujiIX2年的完好率分别为51.7%和52.3%,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失败及缺陷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和2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体脱落,......

    作者:胡健英;李雨琴;Roger J Smales;叶克刚 刊期: 2002- 06

  • 葡糖基转移酶合成肽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检测合成的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多肽疫苗的免疫原性,有助于研制以合成多肽为基础的防龋疫苗.方法合成融有GTF催化和葡聚糖结合区的27个氨基酸残基肽段,利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抗体的产生,通过GTF酶活性与变形链球菌粘附实验测定其抗血清的作用.结果融合多肽疫苗的序列为ANDVDNSNPVVQAEQLYFRANGVQVKG,免疫小鼠脾脏重量显著增加,可有......

    作者:宋长征;赵建;韩金祥;黄海南;潘和平;梁浩 刊期: 2002- 06

  • 编码基因pac的DNA疫苗经鼻粘膜免疫定菌鼠的研究

    目的检测pCIA-PDNA防龋疫苗经鼻粘膜免疫定菌鼠的效果,并对两种不同的载体系统进行对比.方法将30只出生后20d断乳的SD雌鼠随机分为6组,制备定菌模型.分别用裸DNA(A组)、DNA-Dosper复合体(B组)、DNA-Bupivacaine复合体(C组)、pCI质粒(D组)及无菌水(E组)经鼻粘膜免疫大鼠,裸DNA股四头肌注射(F组)为阳性对照.2周后加强免疫1次.70d鼠龄时收集唾液、血......

    作者:郭继华;樊明文;边专;贾荣;彭彬 刊期: 2002- 06

  • 防龋疫苗主动免疫的现状与未来

    防龋疫苗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多种防龋疫苗经证实确有防龋效果,然而防龋疫苗进入临床应用前必须解决使用安全性、防龋高效性、成本经济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分子水平对变形链球菌(MutansStreptococci,以下简称变链菌)主要毒力因子表面蛋白抗原(surfaceproteinantigen,PAc,又称为抗原B、I/II、IF、P1)和葡糖基转......

    作者:樊明文;边专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