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晚期乳腺癌治疗迎来革命性突破

时间:2025-08-13 10:21:16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款针对晚期乳腺癌的“first-in-class”小分子疗法——ABCD疗法。这一突破性进展为三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提供了全新选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同为癌细胞安装了“分子刹车”,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优势。

改写治疗范式的创新机制

ABCD疗法通过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内的X蛋白活性发挥作用。通俗来说,这种小分子就像精准的“分子开关”,能阻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关键信号通路。与传统内分泌疗法不同,该药物针对的是肿瘤耐药后出现的特定分子异常,这种“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使其在已产生多重耐药的患者中仍能保持疗效。

临床数据展现生存希望

关键III期研究显示,接受ABCD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5个月,较现有疗法提升近3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这个效果相当于每三位用药者中就有一人获得实质性临床获益。对于已经历多线治疗的患者群体,这种改善幅度堪称“雪中送炭”。

安全性管理要点

该疗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约15%)和轻度胃肠道症状。医生建议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酶指标,这类监测强度类似于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糖。值得关注的是,其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传统化疗,保留了患者更多的免疫功能。

真实世界应用前景

随着ABCD进入临床,专家建议将其作为HR+晚期乳腺癌的序贯治疗选择。就像下棋需要分步布局,该药物特别适合用于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医保覆盖方面,预计每疗程费用约1.2万美元,与现有靶向药物处于同一价格区间。

未来探索方向

研究人员正在开展ABCD联合免疫治疗的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可能破解“冷肿瘤”免疫治疗困境。这种组合策略好比“双管齐下”,既直接打击癌细胞又唤醒免疫系统。另有多项研究探索其在早期乳腺癌和新辅助治疗中的潜力,有望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批准,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阶段。ABCD疗法不仅填补了临床空白,其首创机制更为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于面临治疗选择枯竭的患者而言,这盏“希望之灯”的点燃,预示着抗癌战役的重要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