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柳叶刀发布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来看TOP20死因
时间:2024-04-11 15:36:53
2024年4月3日,《柳叶刀》发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的一项成果。结果显示:
2019年与1990年相同,全球最常见的TOP4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下呼吸道感染。在2021年,COVID-19进入主要死因的第二位。
研究方法
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是一项持续进展的研究工作,旨在量化全球健康状况。自1993年以来,死亡原因和寿命损失年(YLL)就被全面的记录在GBD的每次更新中。GBD 2021提供了1990-2021年间204个国家/地区的死亡率和YLL数据。
GBD 2021的数据来源可以查看:https://ghdx.healthdata.org/gbd-2021/sources
全球死因排名
1990-2019年间,全球总死亡人数的年变化率从-0.9%到2.4%不等;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年变化率从-3.3%到0.4%不等。
2019-2021年,全球总死亡人数持续增加:
相比2019年,2020年全球总死亡人数增加了10.8%(95%UI 6.4-15.4),从2019年的5700万增加到2020年的6310万;
相比2020年,2021年总死亡人数增加了7.5%(3.1-12.4),达到6790万。
年龄标化死亡率也有类似的趋势,2020年增加8.1%,2021年增加5.2%。2020年和2021年,COVID-19死亡及大流行相关的其他死亡(不包括COVID-19直接死亡、下呼吸道感染、麻疹和百日咳)改变了年龄标化死亡的模式。
2019年与1990年一样,年龄标化死亡率最高的TOP4死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卒中、COPD和下呼吸道感染,这4种死因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随着时间均在稳步下降。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卒中排到了第3位,COPD在第4位,大流行相关的其他死亡排到了第5位,下呼吸道感染下降至第7位。
导致寿命损失年(YLL)的主要原因
1990年,年龄标化YLL率最高的三大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2019年,新生儿疾病仍是年龄标化YLL的首要原因,第二和第三大原因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
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年龄标化YLL的第二大原因,排名第一的是新生儿疾病,排名第三的是缺血性心脏病。
全球预期寿命的变化
自1990年以来,全球预期寿命一直呈增长趋势。1990-2019年,全球预期寿命增加了7.8岁(95%UI 7.1-8.5)。然而,在2019-2021年,由于COVID-19及其超额死亡率,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2.2岁。
在影响预期寿命变化的各种因素中,最有利的原因是肠道感染所致死亡大幅下降(包括腹泻、伤寒和副伤寒),1990-2021年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使得预期寿命增加了1.1岁。其次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使得预期寿命增加0.9岁。
所有原因中,对全球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是COVID-19,2019年-2021年间导致全球预期寿命下降了1.6岁。
参考文献:Lancet. 2024 Apr 3:10.1016/S0140-6736(24)00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