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关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这五道题你都能答对吗?
时间:2023-12-28 10:10:57
全球约64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HF),且65岁以上成年人的患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多种危险因素可增加HF患病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高危人群罹患HF的风险。
关于HF的危险因素、分期等,您了解多少?赶紧来测一下吧!
1.关于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7项核心生活方式改变对HF风险的影响,下面哪种说法最为准确?
A.只有冠心病患者才能从中获益
B.遵循4项及以上干预措施可以降低HF风险
C.只有戒烟可以降低HF发病率
D.遵循一项干预措施即可保护心脏功能
解析:
AHA推荐患者遵循“Life's Simple 7”(简单生活7要素),以降低HF风险,并保护心脏结构和功能。“Life's Simple 7”包括戒烟、改善体重指数(BMI)、增加体力活动、改善饮食、降低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2022年,AHA在Life's Simple 7”的基础上,新增了健康睡眠,并对饮食、吸烟、血脂、血糖进行了更新,称为“Life's Essential 8”(生活8要素)。
在一项来自中年成人(45-64岁)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人群研究中,评估了遵循“Life's Simple 7”改变对于HF的影响。该研究纳入超过15,000名罹患HF和心梗的患者。研究发现,与不遵循这些干预措施的患者相比,遵循四项及以上干预措施患者的HF终身发病率减少约30%,且“Life's Simple 7”评分与HF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他分析表明,坚持这些干预措施还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上述结论在因遗传因素而处于较高风险的患者中同样得到了证实。
答案:B
2.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的定义,以下哪项最符合HF A期患者?
A.合并结构性心脏病
B.有明显症状
C.属于HF高危人群
D.均合并代谢综合征
解析:
《ACC/AHA/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2022)》明确了心衰分期,强调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A期(心衰风险期):包括有心衰风险但当前或既往无心衰症状/体征且无结构性/功能性心脏疾病或异常生物标志物的患者,以及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或服用心脏毒性药物、有心肌病基因变异或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
➤B期(心衰前期):目前或既往无心衰症状/体征,但存在以下任意一种证据支持的患者:①结构性心脏病、②充盈压增加、③合并≥1种危险因素且利钠肽水平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持续升高。
➤C期(症状性心衰期):患者存在症状性结构性心脏病,目前或既往有心衰症状,包括气短、持续咳嗽、水肿(下肢、足踝)或腹水、疲劳和恶心等。
➤D期(心衰晚期):尽管已经尝试优化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但患者仍存在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且反复住院。
答案:C
3.下列哪项是HF的已确定遗传风险因素?
A.肥厚型心肌病
B.肥胖
C.抑郁症
D.心肌炎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以心肌肥大为特征,是导致心脏性猝死、HF和心房颤动的重要原因。HCM和射血分数<5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也更容易发生突发性心脏死亡。
最新AHA/AC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以及我国心衰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有心肌病家族史者常规进行遗传筛查及咨询,每3-5年对无症状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评估应包括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及遗传学检测,必要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此类人群的心衰发生、进展和猝死风险。
突变基因携带者可能存在心衰风险,推荐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并长期随访,随访频率视心肌病类型而定,如有HCM家族史的青少年应加强筛查,推荐从12~18岁开始每年评估1次,以预防心衰。
对于合并HF危险(包括左心房扩张、年龄较大或NYHA分级III-IV级患者)的HCM患者,如果符合抗凝治疗条件,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长期动态监测。对于非梗阻性HCM合并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使用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或机械循环支持。
虽然肥胖、抑郁症和心肌炎与HF风险相关,但它们不被认为是HF的遗传风险因素。
答案:A
4.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下哪项是心衰风险的预测因素?
A. 血糖控制不佳
B. 新诊断的糖尿病
C. 男性
D. 缺乏社会心理支持
解析:
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衰风险。在此类高危人群中,A1c每升高1%,心衰风险增加8%-36%。 糖尿病和心衰的机制存在重叠,因此在控制血糖和脂肪酸的治疗策略可能会预防或减缓心衰进展。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即使校正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也可增加男性近两倍及女性近四倍的心衰风险。
在糖尿病患者中,以下因素可增加心衰风险:
➤年龄增长;
➤糖尿病时间更长;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
➤肾病;
➤视网膜病变;
➤肥胖;
➤NT-proBNP水平更高。
答案:A
5.相较于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的病因,以下哪一项是心衰的最强预测因子?
A. B型利钠肽(BNP)
B.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
C. 高钠血症和高钾血症
D.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降低
解析:
与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的病因相比,BNP是心衰的最强预测指标。左室充盈压较高会刺激BNP释放,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发挥利尿、利钠和降压作用。BNP还具有全身性和肾脏交感神经活性,对进行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的纤维化和重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BNP水平升高是左室充盈压升高及左室功能障碍的标志。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高钠血症和高钾血症,以及AST、ALT和LDH浓度降低,不一定与心衰同时发生,并不能作为心衰的预测因素。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