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4/R

邮发代号: 2-6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介绍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诊疗指南、会议纪要、讲座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类、评述类及综述类文稿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 000字。

  2.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号并著录于论文中,说明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3.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ail registran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4.基金项目:论文涉及课题如为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请将基金的中英文正式名称列于文章首页,并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的中英文名称请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并须附基金证明复印件。

  5.利益冲突:作者须在投稿时注明涉及利益冲突的内容:①与研究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即作者是否接受除工作单位之外任何第三方提供的资金;②在研究内容的直接或相关领域内,是否与任何商业机构有利益关系;③是否与研究内容存在非经济利益关系(个人的、职业的、政治的、单位的、宗教的等)。

  6.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请附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文题尽量不用缩略语。

  7.作者:

  (1)署名:作者姓名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2)作者应具备的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和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3)通信作者:每篇论文均需确定1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外籍作者的姓名、单位均用原文字书写。通信作者一般指课题设计者,如为研究生课题,通信作者即为研究生导师。

  (4)作者贡献声明:请将每位作者对该论文的具体贡献在投稿时附于文章首页。

  8.摘要:述评、专论、专家笔谈、综述类文章及论著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应符合“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论著类摘要为四段式,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其他类文稿为指示性摘要。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约200字),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约400个实词)。

  9.关键词:论著及评述类、综述类文章均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汇。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10.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做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为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名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拉丁文名称。

  12.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字母)也应与背景有很好的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高倍、中倍、低倍),图中如有标尺,请务必保留。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13.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合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执行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斜体,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

  14.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5.统计学: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应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

  16.缩略语:文题不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

  17.参考文献:

  (1)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时,需双语注录。首先注录信息资源的原语种,再用英文注录该条文献,作者姓名的英译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章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英文注录时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英文刊名全称。

  (2)应注意引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对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应充分合理地引用。

  (3)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文献类型,如有DOI号请务必注明。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期刊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往期文章
  • 三维打印三维网状钛合金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初探

    目的通过检测三维打印的三维网状钛合金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以三维网状结构为单元的下颌骨钛支架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金属三维打印中的电子束选区熔化制备丝状、板状和三维网状(支架丝直径分别为0.35、0.50和0.70mm,分布密度分别为密集型和稀疏型)钛合金试件.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试件表面元素,拉伸和三点弯曲实验检测生物力学性能,压缩实验测试三维网状试件的力学性能.结果三维打印的钛合金表面元素、力......

    作者:鄢荣曾;李永锋;王超;李润欣;刘志伟;胡敏 刊期: 2016- 11

  •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内喙突切除入路髁突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采用口内喙突切除入路共完成8例患者的髁突病变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6~56岁,男性2例,女性6例,其中3例为髁突骨瘤,5例为半侧颌骨肥大畸形伴发的髁突良性肥大.6例同期进行上颌LeFoaⅠ型截骨术、5例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1例健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4例颏成形术及6例下颌骨体或下颌角修整术,以恢复......

    作者:王晓霞;李自力;伊彪;梁成;田凯月;王兴 刊期: 2013- 06

  • 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规律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规律及其酶学基础,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reduced,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2+-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可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

    作者:王成龙;赵皿;李振钢;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1- 03

  •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的比较

    目的采用三维影像技术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7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下颌平面角高角30例,均角58例,低角29例),拍摄锥形束CT,采用Mimics10.0软件重建影像,测量并比较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关节窝形态以及关节间隙等14个项目.结果相对于均角和高角患者,低角患者髁突相对于颅底更偏后下[低角、均......

    作者:车蓓;张昊;钱才梅;张阳;王林;马俊青 刊期: 2014- 07

  • 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helixtranscriptionfactorp3,Foxp3)阳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及变化,探讨其对OLP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研究OLP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35例0LP患者和19例......

    作者:白杨;王文梅;王翔;蒋文晖;黄晓峰;刘雅菁 刊期: 2011- z1

  • 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级标准(试行)

    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级标准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的口腔黏膜病学专家在我国原有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期的基础上,于2006年佳木斯全体会议上重新启动修订工作,经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2007年乌鲁木齐全体委员会的讨论、修改,于2008年大连全体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于2011年全体委员会再次讨论通过,现为全国执行的试行标准.......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1- 10

  • 甘氨酸颗粒喷砂抛光对维护期牙周炎患者龈下微生物影响的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甘氨酸颗粒喷砂抛光对维护期牙周炎患者龈下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复诊病例中纳入无系统性疾病、进入维护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1例,采用自身左右侧分口对照设计,试验侧使用65μm甘氨酸颗粒喷砂抛光(试验组,共248颗牙,1488个位点),对照侧采用超声洁治+抛光膏抛光进行维护治疗(对照组,共249颗牙,1494个位点),分别记录......

    作者:赵亦兵;靳东思奇;和璐;孟焕新 刊期: 2017- 07

  • 第15届国际口腔放射大会在南非召开

    ......

    作者:张祖燕 刊期: 2005- 05

  • 不同比例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系统成骨性能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不同比例共培养系统的成骨性能,为体外构建血管化骨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全骨髓离心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内皮向诱导(M199+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体积分数为0.01的青霉素/链霉素+2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建立不同比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共培养......

    作者:刘蓉;刘江峰;郭吕华;田爱峰 刊期: 2015- 11

  •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三根管一例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管形态主要表现为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1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三根管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6岁,因左下后牙急性疼痛就诊.口腔检查:(6)牙龈正常,根尖部扪诊(一),(牙合)面远中大面积龋坏,洞内可见大量腐质,患牙不松动,叩痛(+),冷热测(一),牙髓电活力测试(一).X线片显示(6)远中缺损近髓,近中根牙周膜增宽(图1).诊断:......

    作者:刘贺;钱君荣;耿海霞 刊期: 2013- 11